赵晓京:亚太区保险业交易并购的新趋势|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

  本文摘录自赵晓京先生在“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”上的演讲,其演讲主题为《亚太区保险业交易并购趋势和案例分析》。

  以下为精彩视频:

  以下为视频部分的文字实录:

  展望未来,首先,中国将进一步开放保险市场。2017年11月,时任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三年后将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寿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%,实施五年后,投资比例不受限制。”此外,2018年9月,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中也提到,“在未来几年里,我们要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。期待用3年时间,届时有若干家符合条件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拥有全股比、全牌照的金融经营资格。”

  其次,中国将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拓展海外金融保险投资,其中东盟交易将引领增长。过去我们跟欧美的并购一直出现下滑,但中国的钱在东南亚一直没有停,因为有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利好政策。所以,未来在东南亚国家还有很多契机,比如新加坡明显是一个比较高科技、对Fintech(金融科技)比较关注的国家;再比如印尼有2亿人口,人口多对保险需求大,等等,未来仍有很多契机。

  最后,中国金融科技相关投资和监管会继续增加。目前,Fintech发展最好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印度。相较于美国,亚洲监管机构推出了金融“监管沙箱”制度,即允许企业在参与者和监管机构均认可的受控环境中,对新产品、服务、科技和商业模型进行测试。

  有哪些产品可以放在沙箱里?比如现在微信香港和微信中国刚打通了,以前微信支付在香港不能用,内地也用不出去。现在允许两边可以互相用了,这就大大提升了其优势。

  香港去年也出了一个金融保险的沙箱,让保险公司可以有全数码、全网上的快批,只要你想做,牌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审批通过。

  金融“监管沙箱”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:一是目前出现了“同一地区,多个沙箱”的监管模式。同一地区也可以出现不同的沙箱,比如在深圳,金融可以有沙箱,生物科技也可以有沙箱。同一地区不同的沙箱监管可以分开处理。

  二是区域性监管沙箱的涌现,如大湾区监管沙箱,东盟金融创新网络机构沙箱等。以前比如新加坡是一个国家的沙箱,但中国可以雄安地区设立一个沙箱,大湾区设立一个沙箱等,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区域性沙箱。

  三是行业沙箱和行业认证的出现。例如区块链应用程序中的加密安全等。甚至可以通过沙箱认证,类似于ISO90001的认证,把沙箱认证作为一个未来推动金融科技和监管不断提升的工具。

  总体而言,用新科技来推动金融保险业的发展、通过交易并购完善健康保险生态圈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。  

  摄像|视频后期:熊艾华

  文字校对:曹明明